不愁秋深愁無名

我最近偶爾會矯情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,就是覺得自己沒有一個正式的網名或者說暱稱。 高中開始上網,網名也都是隨便取的,在論壇、聊天室的名字大都來源於當時讀的武俠小說。喜歡誰就起個誰的名字,例如:「段譽」、「張無忌」、「張三豐」、「冷於冰」⋯⋯ 大學時候用過「藍溪水」、「小夫子」、「玉帝哥哥」等等,起得也很隨意。有一個比較正式的「藝名」叫「彭灺」。再後來因為註冊帳號多起來,英文名流行。也想給自己取個英文名,因為留了鬍子,中文暱稱叫過「玉帝哥哥」,就想著取個「對標」的英文名字,於是「Jesus Peng」用了還多年。 後來想想褻瀆「先賢」有點不太禮貌,便用「彭灺」的韋氏拼音「Peng Hsieh」,也用了很多年。還註冊了 hsieh.cn 的域名。之前很多年個人網站的域名都是 http://peng.hsieh.cn。 我在互聯網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活動都是在英文語境下。所以覺得無論是「Jesus Peng」還是「Peng Hiseh」,自己覺得都不太合適,可是又看不上 「Tom」、「Mike」、「Tony」這樣的名字。於是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慎重說到這個問題。一番商量之後就選用了「Patrick」這個名字,在那之後到現在我的帳號基本上都是這個。可是這個名字的中文是個奇怪的四個字「帕特里克」,我嫌麻煩從未使用過。 期間,在中文語境下的活動,我也用過很多暱稱,比如「蝸小牛」、「蝸蝸小牛」、「冒小古」等等,大多數都是賣萌為主題的。 大約等過了三十歲了,就漸漸覺得那些賣萌的已經不適合自己了。這時候大約很多學生會叫我「小P老師」、「77」什麼的,也沒人叫我網名。自己酌情拋棄了之前的幼稚網名後,把網名都換成了一些隨便的稱號,比如「首席大科學家」、「老一輩無產階級叔叔」等等,圖個省事。 有人可能會奇怪,我也自認為是個「自家手工小作坊的詩人」為什麼不取一個文學點的「雅號」。雖然古文詩詞、各大名著可用的好名字特別多,但其實我就是覺得很土。我還蠻反感什麼什麼名字非要有個「顯赫」的身世。總覺得那不是我的名字,像是借來的一般,有芥蒂。這樣的名字在我上高中還無知的時候已經都「作」過了。 話說回來,如果是自取的一個,也總覺得無法用一個名字來匹配一個靈魂精分的自己。「此一時彼一時」,「雅號」就不合適了。我不是按照人設活著的人,所以在眾多角色和感受中穿梭的時候,一個名字就會捆住我。所以,不行。 所以,尤其是最近,比如碰到需要填姓名的測試,我就會呆在暱稱的輸入框,怔怔良久,渾然不知我是誰。 此是今秋新添一愁。